海外资本投资印度市场还靠谱么?
海外资本投资印度市场的风险与机遇并存,但总体来看 ,投资者需要谨慎对待 。印度市场虽然具有巨大的潜力,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风险。印度市场的风险 政策与监管风险:印度 *** 对海外资本的监管政策较为严格,且政策变动频繁 ,给投资者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。
印度 *** 在法律制定和执行方面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。 *** 对外资政策的频繁调整,使得外资企业在印度市场面临巨大的风险。例如,印度 *** 曾多次修改外资准入政策 ,限制外资在特定行业的投资。这种政策的不稳定性导致外资企业对印度市场的信心不断下降,使得外资企业难以在印度市场立足 。
商业信誉崩塌的恶性循环长期对外资企业的“剪羊毛 ”行为导致印度商业信誉跌至负数。据统计,2023年至今已有1/3的外资企业关闭在印业务 ,包括福特 、通用等跨国公司。外资撤离进一步削弱市场信心,形成“政策苛刻—企业撤离—投资减少—政策更苛刻”的恶性循环,最终使印度成为全球外资最避之不及的市场之一 。
不过,印度市场也存在“养套杀”政策风险、产业链不成熟等问题 ,企业投资时需充分评估政策稳定性、产业链配套及合规成本,谨慎制定投资策略。
对比中国市场的优势 与中国市场相比,印度市场在吸引外资方面存在明显不足。中国拥有优越的投资环境 、完善的基础设施、稳定的政策环境和高效的 *** 服务 ,为外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。以迪士尼为例,其在上海的投资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成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盈利点 。
资本涌入印度现金贷市场 尽管前期有传言称印度对个人数据的保护力度加大 ,导致一些合作机构被警察上门问询,但这并未阻挡资本对印度现金贷市场的热情。相反,有印度专家透露 ,在过去几个月里,来自中国的投资激增。
除了13亿人口,印度到底还有什么资本吸引中国投资?
1、除了13亿人口,印度还有以下资本吸引中国投资:双边贸易量惊人 尽管中印政治关系存在波动 ,但双边贸易量持续增长 。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,中印双边贸易在2021-22财年同比增长44%,达到近1300亿美元。印度从中国进口大量具有成本效益的商品,并建立了功能性的供应链。
2 、再者 ,印度电商市场潜力无限 。印度是全球第二大 *** 市场,电商市场增长率高达26%,销售额达到6253亿美元。Meesho等企业快速成长 ,吸引了大量投资。印度 *** 也在积极推动电商政策,提升市场效率,进一步吸引外国直接投资 。同时 ,印度还具有黄金人口结构,千禧一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,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42%。
3、印度 ,拥有13亿多的人口,人口平均年龄之中位数为23岁,反观著人口高龄化的日本 ,年龄中位数到达47岁,印度的人口结构可以说是相当的年轻,有著年轻的人口价格低廉的劳动力,又拥有著巨型的市场以及英语系国家的优势 ,因此大部分的外资都会优先考虑印度。
4、人口规模与生产能力的差异尽管中印人口规模相近(中国超14亿,印度超13亿),但中国的生产能力远超印度 。中国通过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制造业基础 ,将人口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。而印度虽拥有大量劳动力,却因缺乏自主生产能力,过度依赖进口装备 、设备和生活用品 ,导致生产力浪费,未能有效推动经济增长。
重磅!印度在经贸领域屡出“昏招”,阿里决定暂停投资印度
阿里巴巴已搁置继续投资印度公司的计划,至少6个月内不会投入新资金扩大在印投资 ,但暂无减持或退出现有股份的打算。决策背景:印度 *** 受反华情绪影响,在经贸领域出台多项针对中国的限制措施,包括封禁中国手机应用、扣押中国集装箱、审查中企投资方案等 。
但是 ,最近在对华关系上屡出“昏招”的印度 *** ,现在要为这份“任性 ”买单。 8月27日,有知情人士称, 阿里巴巴至少在6个月内不会投入新资金来扩大在印度的投资 ,暂不会减持已经投资企业的股份或退出投资。 过去几年,阿里巴巴已经在印度投资的公司包括Paytm、Zomato和BigBasket 。

为什么还要去印度投资
1 、企业前往印度投资,主要是受到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国际地缘政治推动。一方面 ,印度具有较大的市场与政策红利。在人口与消费潜力上,印度总人口达129亿,是世界之一人口大国 ,中产阶级年增速达8%,消费能力不断提升 。
2、尽管印度营商环境不佳,但仍有众多企业前往投资 ,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:市场潜力大:印度作为世界之一人口大国,中产阶级规模每年以8%的速度增长,拥有巨大的人口红利。
3、明知印度存在诸多挑战 ,仍有众多企业前往投资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:市场潜力与增长预期的诱惑:印度作为全球人口之一大国,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,特别是年轻人口占比高,这为众多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市场增长预期。
外资撤离警报!印度税收恐怖主义致投资暴跌85%,中企成重灾区
印度2024年净外国投资流量出现了显著下滑 ,暴跌85%,这一惊人数字背后,复杂监管环境和“税收恐怖主义”成为外资企业撤离的主要原因 。特别是中国的小米 、OPPO、vivo等企业 ,以及美国、韩国等多国公司,频繁遭遇印度的税务纠纷,导致资产被冻结或不得不退出市场。
近日 ,我国特高压巨头“保变电气”发布公告,将其印度子公司90%的股权以37亿元的“残值价 ”出售,这一价格仅为当初投资额的零头。这一事件背后 ,是中企在印度市场遭遇的“教会徒弟,饿死师傅”的残酷现实 。
美国从印度撤走3万亿美元投资,可能使印度经济面临巨大压力 ,甚至导致其工业化进程受阻,但“倒退20年”的说法缺乏直接依据,需结合印度经济结构与应对能力综合分析。撤资规模与直接影响撤资金额巨大:美国从印度撤走的投资高达3万亿美元,这一数字远超印度经济体系的短期承受能力。
印度方面在吸引外资时 ,往往采取一系列策略来更大化自身利益。首先,他们会以庞大的市场潜力为诱饵,吸引外资企业前来投资建厂 。一旦外资企业投入巨资并培训了当地技术工人 ,印度便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限制外资企业的发展。具体来说,印度 *** 会卡外资企业的审批程序和订单,使得外资企业难以获得新的业务。
印度在中国有什么投资
印度在中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双边贸易和工程承包领域 。首先 ,在工程承包方面,印度企业积极参与了中国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。这些项目包括但不限于道路建设 、电力项目等,这些合作不仅促进了中印两国在工程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,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助力。
印度在中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双边贸易和工程承包 。印度企业参与了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工程承包合作,如道路建设、电力项目等。此外,中印之间也存在一定规模的双边贸易 ,涉及物资、商品和服务的交流与合作。总体而言,尽管在特定领域进行了一些投资,但印度对中国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。
有。印度在我国投资设立的首家制造业公司——桑德兰紧固件(浙江)有限公司,2004年在浙江海盐经济开发区正式投产 ,该公司由印度第七大财团TVS集团下属桑德兰紧固件有限公司投资设立,总投资额为1250万美元,专业生产高强度汽车紧固件及其他汽车配件。